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婴幼儿腹泻为什么要查肌酐

2025.09.08 17:11

婴幼儿腹泻时查肌酐有助于评估脱水程度、判断肾功能状态、排除肾脏原发疾病、监测电解质平衡、指导补液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评估脱水程度:肌酐水平可反映体液丢失情况,严重脱水时血液浓缩会导致肌酐值升高。腹泻时大量水分从肠道流失,若未及时补充,循环血量减少,肾脏灌注不足,肌酐排泄受阻,血肌酐蓄积。通过动态监测肌酐变化,可量化脱水严重程度,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

2.判断肾功能状态: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滤过排出。腹泻引发脱水可能造成肾前性肾功能损伤,表现为肌酐升高。若肌酐持续上升,提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需警惕急性肾损伤。早期发现肾功能异常有助于调整治疗方案,避免病情恶化。

3.排除肾脏原发疾病:部分婴幼儿腹泻可能由肾脏疾病继发,如肾小管酸中毒或尿毒症性肠炎。此类疾病常伴随肌酐异常升高。通过检测肌酐水平,可初步鉴别腹泻是否源于肾脏病变,避免漏诊原发性肾病。

4.监测电解质平衡:腹泻时钠、钾等电解质随粪便丢失,可能引发低钠血症或低钾血症,影响肌肉代谢和肾脏排泄功能。肌酐与电解质水平存在关联,如低钾血症可导致肌酐生成增加。联合检测肌酐和电解质,能更全面评估内环境紊乱程度。

5.指导补液治疗:补液方案需根据脱水程度和肾功能调整。肌酐升高提示需控制补液速度,避免加重心脏负荷;肌酐正常则可能需增加补液量。动态监测肌酐可优化补液策略,预防容量不足或过量。

腹泻患儿检测肌酐时需空腹采血,避免剧烈哭闹影响结果。标本需及时送检,防止溶血干扰检测。临床需结合尿量、血压等指标综合判断,不可仅凭单一数值下定论。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复查肌酐,观察趋势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