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宝宝患鞘膜积液中医能治好吗

2025.07.02 16:15

鞘膜积液在中医理论中属于水疝范畴,通过辨证施治有一定疗效,尤其对轻中度患儿效果较好。中医认为该病与脾肾阳虚、气化不利或肝郁气滞有关,通过内服外治结合的方式,可促进积液吸收,改善局部循环。

中医治疗以温阳利水、健脾化湿为主,常用方剂如五苓散、济生肾气丸等,随证加减。脾虚者加党参、白术;肾阳不足加肉桂、附子。外治法采用中药熏洗如小茴香、橘核煎汤或艾灸关元、气海等穴位,促进气血运行。临床观察显示,部分患儿经3-6个月调理后积液明显减少,尤其1-2岁婴幼儿因发育未完善,自愈可能性较高时,中医可加速康复进程。

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积液量,避免剧烈运动或长时间哭闹增加腹压。若积液持续增大、出现红肿热痛或影响睾丸发育,需及时结合西医诊疗。中医调理期间忌食生冷,注意腹部保暖,哺乳期母亲需减少寒凉食物摄入。需明确,鞘膜积液成因复杂,交通性鞘膜积液或合并疝气者,中医可能仅作为辅助手段,必要时仍需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