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什么是儿童夜惊症

2025.08.05 15:13

儿童夜惊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通常发生在儿童睡眠的深度阶段。夜惊症的表现为儿童在睡眠中突然出现恐惧或惊慌的状态,伴随有剧烈的哭喊、挣扎或不安,通常难以被安抚,且在发作后对所经历的情境没有记忆。

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3至12岁之间,尤其在3至5岁的幼儿中更为普遍。夜惊症的发作一般发生在入睡后的1至2小时内,属于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发作时,儿童可能会表现出面部扭曲、心跳加速、出汗等生理反应,家长在此时通常感到无助和困惑。虽然夜惊症的具体原因尚不明确,但遗传因素、心理压力、睡眠不足及环境变化等都可能是诱因。大多数情况下,夜惊症并不意味着存在严重的健康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通常会逐渐减轻或消失。

在面对儿童夜惊症时,家长应保持冷静,尽量避免在发作时强行唤醒儿童,因为这样可能会加剧恐慌情绪。相反,温柔的安抚和陪伴可以帮助儿童度过这一阶段。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有助于改善儿童的睡眠质量。注意观察儿童的日常生活,避免过度疲劳和心理压力,适当的放松活动可以有效降低夜惊症的发生频率。若夜惊症频繁发作或伴随其他异常行为,建议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通过科学的理解和适当的应对措施,能够有效减轻儿童夜惊症带来的困扰,帮助儿童更好地适应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