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感音神经性聋怎么治疗

2025.08.11 14:17

感音神经性聋可通过佩戴助听器改善听力、使用人工耳蜗重建听觉功能、药物治疗缓解症状、高压氧治疗促进内耳微循环、听觉康复训练提高言语识别能力。具体分析如下:

1.佩戴助听器改善听力:助听器能放大声音信号,补偿部分听力损失,适用于轻中度感音神经性聋。需根据听力图调试参数,确保清晰度和舒适度。双耳佩戴效果更佳,可减少听觉剥夺。定期维护和调试能延长使用寿命。适应期需耐心调整,逐步延长佩戴时间。

2.使用人工耳蜗重建听觉功能:人工耳蜗通过电刺激听神经,适用于重度或极重度聋。手术植入电极阵列和体外言语处理器配合工作。术后需长期调试和编程,逐步适应电信号。儿童需结合言语训练,成人需强化听觉记忆。效果与残存听神经功能相关。

3.药物治疗缓解症状:急性期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减轻内耳水肿,改善微循环药物辅助供血。营养神经药物可能延缓退化,但无法逆转损伤。突发性聋需尽早用药,错过窗口期疗效下降。长期用药需监测副作用,避免肝肾负担。

4.高压氧治疗促进内耳微循环:高压氧能提高血氧分压,缓解内耳缺氧状态。适用于突发性聋或伴有血管因素的患者。需在专业舱内进行,疗程通常10-20次。治疗期间避免气压伤,禁忌症包括气胸和严重心肺疾病。早期干预效果更明显。

5.听觉康复训练提高言语识别能力:通过针对性练习增强大脑对声音的解析能力,包括辨音、辨词和情景对话训练。需坚持数月以上,结合视觉和触觉辅助。家庭训练与专业指导相结合效果更好。老年人需适当降低难度,儿童需融入游戏元素。

治疗前需全面评估听力损失程度和病因,排除禁忌症。不同方法可联合使用,但需遵循个体化原则。定期复查听力变化,调整方案。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影响康复进程。噪音环境需加强防护,预防进一步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