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什么是脑血管狭窄

2025.08.05 15:13

脑血管狭窄是指脑部血管的腔道变窄,导致血液流动受限。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动脉硬化、血栓形成或其他病理变化引起的,可能会影响大脑的供血,进而影响大脑功能,甚至导致中风等严重后果。

脑血管狭窄的形成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及不良生活习惯等。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逐渐硬化,腔道变窄的风险也会增加。狭窄的程度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MRI或超声波等方法进行评估。症状可能包括头痛、眩晕、记忆力减退、肢体无力等,严重时可能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脑卒中。早期发现和干预对于预防病情加重至关重要,因此定期体检和关注身体信号显得尤为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脑血管狭窄至关重要。合理的饮食结构应以低盐、低脂肪、高纤维为主,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减少红肉和加工食品的消费。同时,适量的运动有助于维持良好的心血管健康,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脑血管狭窄的风险。对于已经存在狭窄的个体,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药物、定期复查,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心理健康同样重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减少压力,有助于整体健康。关注生活方式的调整和定期体检,能够为预防和管理脑血管狭窄提供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