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耳流脓是哪些疾病引起的

2025.06.30 16:16

耳流脓可能由急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外耳道炎、鼓膜穿孔、胆脂瘤型中耳炎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急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多因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中耳腔积液并继发化脓,脓液突破鼓膜后从外耳道流出。常见症状包括耳痛、发热、听力下降,脓液初期较稀薄,后期可能变稠。婴幼儿因咽鼓管较短更易发病,需及时抗感染治疗以避免并发症。

2.慢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通常由急性炎症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引起,表现为长期耳流脓、听力减退。脓液常为黏液性或脓性,可能伴随鼓膜穿孔。病程较长者易出现中耳结构破坏,需通过药物或手术控制感染并修复损伤。

3.外耳道炎:外耳道炎因外耳道皮肤受细菌或真菌感染引发,局部红肿、疼痛明显,可能伴随黄色或白色脓性分泌物。掏耳、进水等行为易诱发,治疗以清洁耳道和局部用药为主,避免炎症扩散至中耳。

4.鼓膜穿孔:鼓膜穿孔可由外伤、炎症或气压骤变导致,穿孔后中耳分泌物经外耳道流出,脓液量因病因不同而异。小穿孔可能自愈,大穿孔需手术修补,期间需保持耳道干燥以防继发感染。

5.胆脂瘤型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因表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胆脂瘤,压迫周围组织并引发感染,导致耳流脓伴恶臭。脓液常含角质碎屑,可能破坏听骨链或颅骨,需手术清除病变组织以预防严重并发症。

出现耳流脓需避免自行掏耳或冲洗,防止污水进入耳道。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按医嘱用药或处理,不可拖延治疗以免加重病情。日常注意耳部卫生,减少噪音刺激,擤鼻时避免用力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