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中医配伍是什么意思

2025.07.09 08:32

中医配伍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将两种或多种药物按照特定原则组合使用,以达到增强疗效、降低毒性或产生新功效的目的。配伍是中医用药的核心环节,体现了药物之间的协同与制约关系,是临床处方的重要依据。

中医配伍遵循七情和合理论,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七种关系。相须和相使是协同增效的配伍,如麻黄与桂枝搭配可增强发汗解表作用;相畏和相杀是减毒纠偏的配伍,如生姜可降低半夏的毒性;相恶和相反则属于配伍禁忌,如乌头反半夏,合用可能产生不良反应。配伍还需考虑药物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特性,确保组方整体协调。例如,补气药黄芪与利水药茯苓配伍,既能补气健脾,又能利水渗湿,适用于脾虚湿盛之证。

中医配伍需严格遵循传统经验与禁忌。十八反、十九畏是经典配伍禁忌,临床应避免合用。不同体质、病症对配伍要求各异,如热证患者慎用温热药组合。现代研究也发现某些中药配伍可能影响化学成分或药效,需结合科学证据调整用法。剂量比例、煎煮方法等因素也会影响配伍效果,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合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