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长期患有关节炎会引起肌肉萎缩吗

2025.07.30 15:59

长期患有关节炎确实可能引起肌肉萎缩。关节炎会导致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进而影响到周围肌肉的使用频率和强度,最终可能导致肌肉的萎缩和力量下降。

关节炎的症状通常包括关节疼痛、肿胀和僵硬,这些症状会使得日常活动变得困难。当关节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时,周围的肌肉也会减少使用,缺乏运动的肌肉逐渐会失去力量和体积。尤其是在关节炎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因为疼痛而避免使用受影响的关节,进一步加重肌肉萎缩的情况。长期的疼痛和不适也可能导致患者的整体活动水平下降,缺乏锻炼会使得肌肉更加容易萎缩。关节炎患者在受影响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通常低于健康个体,这种力量的下降与关节炎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在应对关节炎和肌肉萎缩时,注意保持适度的运动非常重要。适当的锻炼可以帮助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的灵活性,减轻疼痛感。选择低冲击的运动形式,如游泳、骑自行车或瑜伽,可以减少对关节的压力,同时有效锻炼肌肉。进行物理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专业的物理治疗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锻炼计划,帮助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功能。饮食方面,均衡的营养摄入也十分重要,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以支持肌肉的健康和修复。对于关节炎患者,定期的医疗检查和适当的药物治疗同样不可忽视,及时控制炎症和疼痛,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减少肌肉萎缩的风险。

长期患有关节炎确实可能导致肌肉萎缩,但通过适当的锻炼、合理的饮食和专业的医疗干预,可以有效减轻这种影响,帮助保持肌肉的健康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