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小肠坏死是怎样引起的

2025.01.11 15:43

小肠坏死可由肠系膜血管栓塞、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肠道严重感染、肠扭转、肠道外伤等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肠系膜血管栓塞:肠系膜血管栓塞会阻碍小肠的血液供应。当栓子堵塞肠系膜血管时,小肠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细胞代谢无法正常进行,进而导致细胞坏死。这种栓塞可能源于心脏疾病产生的血栓脱落,或者血管本身的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栓子,随着血流到达肠系膜血管造成堵塞。

2.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在某些情况下,如休克后复苏或血管外科手术时,肠道可能先经历缺血状态,之后恢复血液灌注。恢复灌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氧自由基、炎症介质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会损伤小肠细胞,破坏细胞结构和功能,最终引发小肠坏死。

3.肠道严重感染:严重的肠道感染,例如某些细菌如产气荚膜杆菌等产生的毒素可直接损害小肠黏膜和肠壁组织。同时,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会导致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循环障碍,使小肠组织缺血、缺氧,从而促使小肠坏死的发生。

4.肠扭转:肠扭转是一段肠袢沿其系膜长轴旋转而造成的闭袢型肠梗阻。扭转后肠管两端均受压,导致肠管内血液回流受阻,肠壁淤血、水肿,随着时间推移,肠壁缺血加重直至坏死。肠扭转可能与肠道先天解剖结构异常、术后粘连或者饱食后剧烈运动等因素有关。

5.肠道外伤:严重的肠道外伤,如腹部受到剧烈撞击、锐器刺伤等,可直接损伤小肠壁的结构完整性。肠壁受损后,一方面可能导致肠内容物外漏,引发严重的腹腔感染;另一方面会破坏肠壁内的血管,影响血液供应,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小肠坏死。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进食,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风险。如果出现腹痛、腹胀、呕吐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