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皮肤凹陷是怎么回事

2025.03.18 09:24

皮肤凹陷是指皮肤表面出现局部下陷的现象,通常表现为皮肤表面不平整,形成小坑或沟槽。这种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皮肤损伤、疾病、衰老或外部压力等。皮肤凹陷不仅影响外观,有时还可能伴随不适或健康问题,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处理。

皮肤凹陷的形成机制较为复杂,常见原因包括胶原蛋白流失、脂肪组织减少或皮肤弹性下降。例如,痤疮愈合后可能留下痘坑,这是由于炎症破坏了皮肤深层组织,导致胶原蛋白流失。脂肪萎缩症或某些皮肤病也可能引起皮肤凹陷。衰老过程中,皮肤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减少,导致皮肤松弛和凹陷。外部因素如长期压迫或摩擦也可能导致局部皮肤凹陷,例如长期佩戴紧身衣物或使用某些医疗器械。某些疾病如硬皮病或脂肪营养不良症也会引起皮肤凹陷,这些情况通常需要专业医疗干预。

对于皮肤凹陷的预防和处理,首先需要明确其具体原因。如果是由于痤疮或外伤引起的凹陷,早期治疗和护理尤为重要,避免炎症加重或疤痕形成。使用含有促进胶原蛋白生成的护肤品或接受医美治疗如激光、微针等,可以帮助改善皮肤凹陷。对于因衰老引起的皮肤松弛和凹陷,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充足睡眠和适度运动,有助于延缓皮肤老化。避免长时间压迫或摩擦皮肤,选择舒适的衣物和用品,也能减少皮肤凹陷的发生。如果皮肤凹陷伴随其他症状或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排除潜在疾病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