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质疏松疼痛怎么缓解

2025.09.15 22:26

骨质疏松疼痛可通过药物治疗缓解疼痛、补充钙和维生素D增强骨骼、适度运动改善骨密度、物理治疗促进血液循环、调整饮食结构补充营养。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缓解疼痛: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镇痛药或抗骨质疏松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能减轻炎症和疼痛,双膦酸盐类药物可抑制骨量流失。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长期依赖止痛药。

2.补充钙和维生素D增强骨骼:钙是骨骼主要成分,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日常可通过牛奶、豆制品等食物摄入钙,适当晒太阳帮助合成维生素D。缺乏时需在医生建议下服用补充剂,避免过量导致不良反应。

3.适度运动改善骨密度:负重运动如散步、太极拳能刺激骨骼生长,增强肌肉力量以减轻关节负担。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运动前做好热身,防止跌倒或骨折风险。

4.物理治疗促进血液循环:热敷或低频脉冲治疗可放松肌肉,缓解局部疼痛;针灸或推拿能疏通经络,改善气血运行。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错误方法加重损伤。

5.调整饮食结构补充营养:增加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的食物如鱼类、坚果,减少高盐、高糖饮食以防钙流失。戒烟限酒,避免咖啡因过量影响钙吸收。

疼痛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排除骨折或其他并发症。日常注意防滑防摔,避免提重物或突然弯腰。定期检查骨密度,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