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溶血性黄疸值多少正常

2024.12.02 14:19

溶血性黄疸血清总胆红素一般低于85.5μmol/L5mg/dl为正常。

溶血性黄疸主要是由于大量红细胞破坏,形成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超过肝细胞的摄取、结合与排泌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溶血造成的贫血、缺氧和红细胞破坏产物的毒性作用,削弱了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使非结合胆红素在血中潴留,超过正常水平而出现黄疸。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有一套完善的胆红素代谢机制,红细胞正常的破坏所产生的胆红素能被及时处理,血清胆红素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当发生溶血时,胆红素的产生增多,如果溶血程度较轻,肝脏等器官能够代偿性地处理增加的胆红素,胆红素水平可能只是轻度升高,在上述正常范围之内;但如果溶血严重,胆红素水平就会显著升高,超出正常范围,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如皮肤和巩膜黄染、贫血等。

不同检测方法和检测仪器可能会导致结果存在一定差异。而且,对于新生儿来说,其胆红素代谢有自身特点,正常范围与成人有所不同,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胆红素水平判断更为复杂,需要结合日龄、是否存在高危因素等多方面综合评估。如果发现胆红素水平异常升高,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