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临床上怎么确诊脑梗死

2025.09.11 19:33

临床上确诊脑梗死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病史与症状评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具体分析如下:

1.影像学检查:头部CT是首选方法,发病早期可排除脑出血,24小时后梗死灶逐渐显现。MRI对早期缺血更敏感,弥散加权成像能在发病数分钟内显示异常信号。血管成像可评估动脉狭窄或闭塞,灌注成像明确缺血半暗带。根据病情选择CT或MRI,必要时联合应用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2.病史与症状评估:突发偏瘫、失语或意识障碍是典型表现,需详细询问起病时间及症状演变。既往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增加风险,心房颤动提示心源性栓塞可能。症状与血管分布区吻合支持诊断,如大脑中动脉闭塞导致对侧偏瘫。快速进展的神经功能缺损是重要线索,需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鉴别。

3.体格检查:重点观察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如肌力下降、病理反射阳性。评估意识状态、瞳孔反应及脑膜刺激征,排除颅内感染或出血。共济失调或眼球运动异常提示后循环梗死。感觉障碍、视野缺损等有助于定位,双侧体征需考虑多发性梗死或全身性疾病。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糖和血脂检测辅助判断病因及风险。心肌酶谱排除脑心综合征,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提示代谢异常。超敏C反应蛋白反映炎症状态,电解质紊乱可能加重神经损伤。结果需结合临床,不能单独作为诊断依据。

5.排除其他疾病:低血糖、癫痫发作或中毒可能类似脑梗死,需通过血糖检测、脑电图等鉴别。颅内占位或硬膜下血肿需影像确认,周围性眩晕与后循环梗死症状重叠。代谢性脑病多伴意识障碍但无定位体征,细致鉴别避免误诊。

疑似脑梗死需立即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影响预后。避免自行用药或忽视轻微症状,定期监测基础疾病。康复训练应早期介入,遵循医嘱调整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