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小儿输液的危害有哪些

2025.09.01 08:56

小儿输液可能引发静脉炎或局部组织损伤、增加心脏及肾脏负担、导致电解质紊乱、出现过敏反应或药物不良反应、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具体分析如下:

1.静脉炎或局部组织损伤:输液过程中针头刺入血管可能造成机械性刺激,长期输液或药物浓度过高易引发静脉壁炎症,表现为红肿热痛,严重时出现硬结或血栓。某些高渗性药物外渗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尤其婴幼儿血管细嫩更易受损。

2.增加心脏及肾脏负担:短时间内大量液体输入会升高血容量,心脏需加速泵血以维持循环,可能诱发心力衰竭。肾脏需过滤多余水分和药物代谢产物,婴幼儿器官功能未发育完善,过量输液可能引发水肿或急性肾功能损伤。

3.导致电解质紊乱:输液成分若与体内电解质比例失衡,如钠、钾、钙等浓度异常,可能干扰神经肌肉传导功能,出现抽搐、心律失常等症状。快速补液稀释血液时,低钠血症风险显著增加。

4.出现过敏反应或药物不良反应:部分患儿对输注药物中的成分敏感,可能引发皮疹、呼吸困难甚至过敏性休克。药物配伍不当或个体差异可能导致发热、恶心等副作用,严重时损伤肝脏或造血系统。

5.破坏肠道菌群平衡:过度依赖输液可能抑制肠道正常吸收功能,减少食物刺激导致消化液分泌不足,长期可能引发菌群失调,表现为腹泻或免疫力下降,增加继发感染风险。

输液需严格遵循适应症,避免不必要的静脉给药。操作前评估患儿体质及药物相容性,控制输液速度和总量,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局部反应。优先考虑口服或其它给药途径,减少侵入性操作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