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脚踝骨折脚不能动怎么办

2025.07.23 08:37

脚踝骨折后脚不能动需立即停止活动避免二次损伤、固定伤处减少移位风险、冰敷缓解肿胀疼痛、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及时就医进行专业处理。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停止活动避免二次损伤:脚踝骨折后继续活动可能导致骨折端移位或周围软组织进一步损伤。此时应保持静止状态,避免任何形式的负重或扭转动作,防止伤势加重。若在户外发生骨折,可借助树枝等临时支撑物保持稳定,等待救援。

2.固定伤处减少移位风险:用夹板、硬纸板或绷带将脚踝固定于中立位,限制关节活动。固定范围需覆盖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如小腿中段至足底。捆绑时松紧适度,避免压迫血管神经。临时固定能有效减轻疼痛并防止骨折端错位。

3.冰敷缓解肿胀疼痛:骨折后48小时内每2小时冰敷15-20分钟,低温可收缩血管减少内出血和渗出。冰袋需用毛巾包裹避免冻伤皮肤。肿胀减轻后疼痛也会相应缓解,但需注意冰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

4.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平躺时将伤肢垫高至心脏水平以上,利用重力作用加速静脉回流。此举能减轻患处充血和水肿,尤其适用于夜间休息时。同时避免长时间下垂导致肿胀加剧。

5.及时就医进行专业处理:骨折需通过X光明确损伤程度,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复位或手术。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畸形愈合或关节功能障碍。就医途中尽量保持伤肢固定,必要时呼叫急救车辆转运。

骨折后两周内避免热敷或按摩伤处,以防加重肿胀。恢复期饮食需增加钙质和蛋白质摄入,但忌辛辣刺激食物。遵医嘱逐步进行康复训练,过早负重可能影响愈合。定期复查确保骨折线对位良好,出现异常疼痛或皮肤发紫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