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股骨骨折的恢复过程有哪些

2025.09.15 22:25

股骨骨折的恢复过程包括复位固定、骨痂形成、功能锻炼、愈合评估、康复管理。具体分析如下:

1.复位固定:通过手术或手法将断裂的股骨恢复到正常位置,并使用钢板、髓内钉或外固定支架保持稳定。复位质量直接影响愈合效果,需避免移位或畸形愈合。固定期间需定期检查器械是否松动或感染。

2.骨痂形成:骨折后2-4周开始形成纤维性骨痂,逐渐转化为软骨痂和硬骨痂。这一阶段需保证营养摄入,尤其是钙、磷和蛋白质,促进成骨细胞活跃。过度活动可能破坏新生骨组织,需严格限制负重。

3.功能锻炼: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肌肉等长收缩、关节被动活动和后期负重训练。早期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后期恢复下肢力量和协调性。锻炼强度需根据愈合进度调整,避免二次损伤。

4.愈合评估:通过临床检查和影像学观察骨折线模糊、骨痂密度及连续性。愈合时间因年龄、损伤程度而异,通常需3-6个月。延迟愈合需排查感染、固定不稳或代谢异常等因素。

5.康复管理:包括疼痛控制、肿胀消退和心理支持。冷热敷、药物和理疗可缓解症状,同时需关注长期卧床导致的深静脉血栓或压疮风险。康复计划需个体化,兼顾生理与心理需求。

恢复期间需避免吸烟饮酒,以免影响血供和成骨。定期复查不可遗漏,发现异常及时干预。饮食应均衡,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保持积极心态有助于加速康复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