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产后漏尿是怎么回事

2025.04.16 11:04

产后漏尿主要是由于盆底肌损伤、妊娠期激素变化、分娩过程中肌肉神经受损、子宫压迫导致盆底结构改变、产后恢复不良等因素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盆底肌损伤: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产道会对盆底肌造成过度牵拉或撕裂,导致肌肉收缩力下降,控尿能力减弱。盆底肌群是支撑尿道和膀胱的重要结构,损伤后无法有效闭合尿道,引发漏尿。

2.妊娠期激素变化:孕期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升高,使盆底组织松弛以适应分娩需求,但过度松弛会导致尿道支撑力不足。激素变化还会影响胶原蛋白代谢,降低盆底组织的弹性和韧性。

3.分娩过程中肌肉神经受损:胎儿头部压迫或产钳助产可能损伤支配盆底肌的神经纤维,导致神经信号传导障碍。神经损伤会影响肌肉的自主收缩功能,造成控尿机制失灵。

4.子宫压迫导致盆底结构改变:妊娠期增大的子宫长期压迫盆底,使韧带和筋膜拉伸变形,削弱对膀胱和尿道的支撑力。这种机械性压迫可能造成盆底器官位置下移,尿道角度改变,引发压力性尿失禁。

5.产后恢复不良:若产后过早负重或缺乏针对性锻炼,盆底肌无法有效修复。长期腹压增加或错误用力习惯会加重盆底负担,导致漏尿症状持续或加重。

产后漏尿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结合个体情况评估。早期干预和科学康复能有效改善症状,避免长期影响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