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庆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中医筋和脉的区别

2025.08.28 15:54

中医理论中,筋与脉是两种不同的组织结构,功能与分布各有特点。筋主要指肌腱、韧带等连接骨骼与关节的组织,主司运动与支撑;脉则指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血脉与经络,负责输送营养与信息传导。两者虽同属人体重要组成部分,但形态、功能及病理表现均有明显差异。

筋在人体中多分布于关节周围,质地坚韧,具有约束骨骼、主导运动的作用。中医认为肝主筋,肝血充足则筋力强健,反之则易出现拘挛、屈伸不利等症状。脉则遍布全身,分为经脉与络脉,构成复杂的气血循环网络。心主血脉,脉的功能与心气密切相关,气血充盈则脉象和缓有力,失调则可能出现迟、数、滑、涩等异常脉象。筋与脉在病理上亦有所不同:筋病多表现为运动障碍或疼痛,如痹症、痿证;脉病则常见气血运行异常,如瘀血、气滞或虚损。

临床辨治时需注意区分筋病与脉病。筋病治疗常从肝论治,结合舒筋活络、养血柔筋等法;脉病则需调理气血,通脉或补益。诊断时需综合望闻问切,观察局部表现与整体脉象变化。例如,筋伤患者多见局部肿胀压痛,而脉象未必异常;脉瘀者虽可能无显著疼痛,但舌质紫暗或脉涩。针刺或推拿操作时,筋需注重局部松解,脉则强调循经取穴。避免将两者混淆,方能精准施治,提升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