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善闻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尿路感染会导致肾衰竭吗

2025.07.22 14:34

尿路感染确实有可能导致肾衰竭,但这种情况相对少见,通常发生在感染未及时治疗或病情严重的情况下。

尿路感染主要发生在膀胱或尿道,属于下尿路感染,及时治疗通常不会引发严重并发症。但如果感染上行至肾脏,可能引发肾盂肾炎,造成肾脏组织损伤。反复或严重的肾脏感染可能导致肾脏瘢痕形成,长期累积可能影响肾功能,最终发展为慢性肾脏病甚至肾衰竭。尿路梗阻如结石或前列腺增生合并感染时,尿液排出受阻,肾脏压力增加,可能加速肾功能恶化。糖尿病、免疫力低下等基础疾病患者风险更高,因身体抵抗力较弱,感染更易扩散且难以控制。

预防尿路感染发展为肾衰竭的关键在于早期干预。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或腰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拖延。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性尿路感染的主要手段,需按疗程规范使用,不可自行停药。日常需保持充足饮水,促进排尿以冲刷尿道,减少细菌滞留。女性应注意会阴清洁,避免细菌逆行感染。糖尿病患者及老年人应定期体检,监测肾功能。若出现发热、血尿或持续腰痛,可能提示肾脏受累,需立即就医。通过科学管理和及时治疗,多数尿路感染不会对肾脏造成不可逆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