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出现便血的情况怎么办

2025.02.23 12:28

便血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应先观察便血的颜色、出血量等情况,然后可从调整饮食、保持肛周清洁、及时就医、避免久坐、舒缓压力这几方面应对。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饮食:便血时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保持大便通畅,减少便秘或腹泻对肠道的刺激,从而减轻便血症状。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肠道负担,导致便血情况恶化。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使大便保持柔软,易于排出。

2.保持肛周清洁:保持肛周清洁对于便血患者非常重要。每次排便后,应用温水轻轻清洗肛周,避免使用粗糙的卫生纸用力擦拭,以免损伤肛周皮肤。清洗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如果肛周有疼痛或不适,可以使用温和的无刺激性的湿巾进行清洁。保持肛周清洁干燥有助于防止感染,促进肛周皮肤的愈合,减轻因便血可能带来的肛周不适。

3.及时就医:便血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症状,可能是多种疾病的信号,如痔疮、肛裂、肠道息肉、肠炎甚至肠道肿瘤等。所以一旦出现便血,应尽快就医。医生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肛门指诊、肠镜等,来明确便血的原因,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病情、预防并发症非常关键。

4.避免久坐:长时间久坐会影响盆腔血液循环,加重肛门直肠部位的淤血状态,对于便血患者是不利的。应尽量避免长时间保持坐姿,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一下,伸展四肢,走动几分钟。如果工作需要长时间坐着,可以使用坐垫来减轻臀部压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也有助于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对改善便血情况有一定帮助。

5.舒缓压力:精神压力过大可能会影响肠道功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进而加重便血症状。患者应尝试通过各种方式舒缓压力,如进行放松的活动,包括瑜伽、冥想、深呼吸等。充足的睡眠也有助于缓解压力,保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当压力得到有效控制时,肠道功能也会相对稳定,有利于便血症状的改善。

便血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健康警示信号,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不要自行盲目用药,以免掩盖病情。如果便血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腹痛、消瘦、发热等其他症状,更要尽快就医,以便及时明确病因并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