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中医肾经是什么意思

2025.07.09 08:32

中医肾经是经络系统中足少阴肾经的简称,属于十二正经之一,起于足底涌泉穴,沿下肢内侧上行,贯穿脊柱属肾络膀胱,在体内与脏腑形成特定联系。这条经脉不仅是气血运行的通道,更与生长发育、生殖功能、水液代谢等生理活动密切相关,在中医理论中被视为人体先天之本的重要载体。

肾经的循行路线体现了其功能的广泛性。从足小趾斜趋足心涌泉穴开始,经内踝后方上行至腘窝内侧,沿大腿内侧后缘贯穿脊柱,分支联络肾脏与膀胱。其主干从肾向上穿过肝膈进入肺中,沿喉咙终止于舌根,另有分支从肺出联络心脏。这种复杂的走向使肾经既能调节下肢运动功能,又能通过与其他脏腑的联络影响呼吸、循环等系统。中医认为肾经气血的盛衰直接关系到骨骼强度、听力灵敏度、头发润泽度等外在表现,其异常可表现为足跟痛、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等症状。

调理肾经需注意辨证施治。肾经虚证常见畏寒肢冷、耳鸣健忘,宜用太溪、复溜等穴位配合艾灸;实证如湿热下注导致的尿赤涩痛,可针刺涌泉、阴谷穴清热利湿。日常可沿经脉走向进行推拿或拍打,但孕妇应避免刺激三阴交等敏感穴位。饮食调养可选用黑豆、核桃等黑色食物,但需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伤精。西医肾脏疾病与中医肾经概念存在本质差异,出现严重症状时需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