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开颅手术后出现了脑疝怎么治疗

2025.08.11 14:18

开颅手术后出现脑疝需立即降低颅内压、保持呼吸道通畅、紧急手术减压、使用脱水药物、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具体分析如下:

1.降低颅内压:脑疝发生后首要任务是快速降低颅内压,可通过抬高床头30度促进静脉回流,同时避免颈部过度屈曲或旋转。限制液体输入量,尤其是含钠溶液,防止加重脑水肿。必要时进行脑室穿刺引流脑脊液,直接减轻颅内容积压力。

2.保持呼吸道通畅:脑疝常伴随意识障碍,需立即清除口腔分泌物,防止误吸。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确保氧供充足。机械通气时需控制二氧化碳分压在正常偏低水平,避免脑血管扩张导致颅内压进一步升高。

3.紧急手术减压:若药物无法控制脑疝进展,需紧急行去骨瓣减压术或血肿清除术。手术旨在扩大颅腔容积,解除脑组织受压。术中需彻底止血,避免术后再出血加重脑损伤。术后持续监测颅内压变化。

4.使用脱水药物:甘露醇或高渗盐水是常用脱水剂,可快速提高血浆渗透压,促使脑组织水分向血管内转移。用药需监测电解质及肾功能,防止过度脱水导致低血容量或急性肾损伤。利尿剂可辅助使用,但需注意血容量平衡。

5.维持生命体征稳定:脑疝易引发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需持续监测血压、心率、血氧等指标。血压过低会加重脑缺血,过高则可能诱发再出血,需维持平均动脉压在适宜范围。出现心律失常或呼吸抑制时需及时干预。

术后需密切观察瞳孔变化及意识状态,警惕迟发性脑疝。避免剧烈咳嗽或用力排便等增加颅内压的行为。营养支持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康复期需循序渐进进行功能锻炼,减少长期卧床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