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儿童血小板低有什么危害

2025.09.11 17:28

儿童血小板低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血小板是血液中负责止血的重要成分,当数量不足时,身体难以有效形成血栓,轻微碰撞或外伤可能引发异常出血,如皮肤瘀斑、鼻出血或牙龈出血。若血小板极低,甚至可能出现内脏出血或颅内出血等严重后果,需及时干预。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多样,包括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感染、药物反应或血液系统疾病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儿童常见病因,通常由病毒感染触发免疫系统误攻击血小板所致。部分患儿症状轻微,短期内可自愈;但若血小板持续低于安全阈值,可能需药物治疗或输注血小板。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疾病也可能导致血小板降低,需通过骨髓穿刺等检查明确诊断。

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有无异常出血表现,如皮肤出现密集出血点、反复鼻血或血尿。避免剧烈运动或磕碰,减少出血风险。刷牙时使用软毛牙刷,饮食宜清淡,避免过硬食物损伤口腔黏膜。就医时需详细提供病史,包括近期感染、用药情况等。切勿自行使用抗凝药物或偏方,以免加重出血。定期复查血小板计数,遵循医嘱调整治疗方案,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但需警惕少数重症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