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枇杷会不会过敏

2025.06.20 09:34

枇杷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但发生率相对较低。部分人群食用后会出现皮肤瘙痒、口腔肿胀或消化道不适等症状,这与个体免疫系统对枇杷中特定蛋白质的异常识别有关。

枇杷过敏通常由果实中的致敏蛋白触发,如Prup3类脂转运蛋白等交叉反应成分。这类蛋白质与桦树花粉、桃李等蔷薇科水果存在相似结构,因此桦树花粉过敏者可能出现交叉反应。过敏反应程度因人而异,轻者表现为接触性荨麻疹,重者可能出现喉头水肿或过敏性休克。临床诊断可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确认,但需结合具体病史综合判断。

首次食用枇杷时应控制摄入量,观察是否出现嘴唇发麻或皮疹等早期症状。过敏体质者,尤其对蔷薇科水果敏感的人群需谨慎尝试。若既往有严重食物过敏史,建议提前咨询过敏专科医师,必要时随身携带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加工后的枇杷制品如罐头、果酱因高温破坏部分致敏蛋白,可能降低风险,但仍存在个体差异。出现过敏症状后应立即停止食用,并用清水漱口清除口腔残留。紧急情况下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