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病临床表现有哪些

2024.12.19 16:35

胃病的临床表现有上腹部疼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反酸烧心。具体分析如下:

1.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疼痛是胃病较为常见的症状。疼痛性质多样,可能为隐痛、胀痛、刺痛或灼痛等。疼痛的发作可能与饮食有关,例如胃溃疡患者常常在进食后一段时间出现疼痛,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多在空腹时疼痛。因为胃酸分泌后,在胃和十二指肠内的作用时间不同,刺激溃疡面而引发疼痛。疼痛的程度也因人而异,有的患者疼痛较为轻微,可自行缓解,而有的患者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2.腹胀:腹胀也是胃病常见表现之一。当胃部出现疾病时,胃的消化功能受到影响,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发酵产生气体,导致胃部胀满不适。这种腹胀感可能会在进食后加重,尤其是食用了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如油腻食物、豆类等。同时,胃肠蠕动功能紊乱也会加重腹胀,患者可能会感觉腹部膨隆,有明显的饱胀感,甚至可能影响呼吸,导致呼吸不畅。

3.恶心呕吐:恶心呕吐是胃病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胃部受到刺激,如炎症、溃疡等,会通过神经反射引起恶心的感觉。当胃部的逆蠕动增强时,就会导致呕吐。呕吐物的性质和量与胃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有关。例如,在急性胃炎时,呕吐物可能为胃内未消化的食物,还可能伴有胆汁。而在胃部梗阻性疾病时,呕吐物可能为宿食,有酸臭味,并且呕吐频繁,量较大。恶心呕吐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还会导致身体失水和电解质紊乱。

4.食欲不振:胃病常常会导致患者食欲不振。因为胃部疾病影响了胃的正常消化和排空功能,使患者在进食时没有胃口。患者可能看到食物就不想吃,或者吃一点就感觉饱了。长期的食欲不振会导致患者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等问题。一些胃病还可能伴有口苦、口臭等症状,也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食欲。同时,心理因素也可能在其中起作用,例如对疾病的担忧、焦虑等情绪会加重食欲不振的情况。

5.反酸烧心:反酸烧心是胃食管反流等胃病的典型症状。反酸是指胃内酸性内容物反流至口腔,患者会感觉到口腔内有酸味。烧心则是一种胸骨后或剑突下的烧灼感,这是由于胃酸反流至食管,刺激食管黏膜所引起的。这种症状在弯腰、平卧或腹压增加时容易出现,例如在饭后立即平卧、咳嗽或用力排便时。长期的反酸烧心可能会导致食管黏膜损伤,引发食管炎、食管溃疡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规律的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尽量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这些对于预防和缓解胃病症状都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