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婴儿发烧吃什么药好

2025.08.01 08:56

婴儿发烧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中药柴胡制剂、物理降温辅助、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1.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婴儿,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降低体温,间隔4-6小时给药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避免过量损伤肝脏。常见剂型为滴剂或混悬液,服药后30-60分钟起效,退热效果温和,适合轻度发热或伴有疼痛的情况。

2.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婴儿,具有抗炎和退热双重作用,退热效果较强且持续时间较长,每6-8小时给药一次,消化道刺激较明显,需在餐后服用。肾功能不全或脱水患儿慎用,避免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合用,可能增加胃肠道出血风险。

3.中药柴胡制剂:如小儿柴胡颗粒,通过发汗解表退热,适用于风寒或风热引起的发热,需辨证使用。中药起效较慢但副作用较少,可与其他退热药间隔使用,避免与西药同时服用影响药效。服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皮疹或胃肠道不适。

4.物理降温辅助:在药物起效前或体温未达用药标准时,可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保持室温适宜,减少衣物包裹,多补充水分促进散热。物理降温不能替代药物,仅作为辅助手段。

5.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每1-2小时测量体温并记录,关注发热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如嗜睡或抽搐。体温超过38.5℃且持续12小时以上需就医,3个月以下婴儿发热应立即就诊,避免延误治疗。

退热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频繁更换药物。服药期间监测精神状态和尿量,出现呕吐、腹泻或皮疹需停药并就医。避免捂热导致高热惊厥,发热期间饮食以易消化为主,暂停添加新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