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胆结石是否应该做手术

2025.01.15 16:18

通常胆结石应该作手术,尤其是在出现症状或并发症的情况下。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通常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当胆结石导致胆囊炎、胰腺炎或胆管梗阻等严重情况时,手术往往是必要的治疗手段。

胆结石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饮食习惯、肥胖、遗传等。大多数情况下,胆结石可能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称为无症状性胆结石。一旦出现症状,患者可能会经历剧烈的腹痛,尤其是在进食油腻食物后,甚至可能伴随发热、黄疸等表现。在这种情况下,手术切除胆囊,即胆囊切除术,通常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可以通过腹腔镜进行,这种微创手术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恢复快、疼痛小等优点。对于无症状的胆结石,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年龄以及胆结石的大小和数量来决定是否需要手术。

在考虑手术时,患者需要注意几个方面。首先,术前的评估非常重要,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检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来判断手术的必要性和风险。其次,患者应了解手术的风险与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胆道损伤等。虽然现代医学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术后的恢复期也需要患者给予足够的重视,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促进身体的康复。患者在手术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手术的过程、预期效果及术后注意事项,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

胆结石是否需要手术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特别是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及时就医、合理评估和科学决策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