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怎么引起的

2025.08.11 14:18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病因包括颅内动脉瘤破裂、脑血管畸形、高血压导致血管破裂、颅脑外伤、血液病或凝血功能障碍。具体分析如下:

1.颅内动脉瘤破裂:动脉瘤壁薄弱易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需通过脑血管造影明确位置,手术夹闭或介入栓塞治疗。

2.脑血管畸形:先天血管发育异常形成畸形团,破裂后引发出血,需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消除畸形血管。

3.高血压导致血管破裂:长期高血压使脑动脉硬化,血管弹性下降易破裂,控制血压是关键,需规律服药并低盐饮食。

4.颅脑外伤:外力撞击使脑表面血管撕裂,血液渗入蛛网膜下腔,需立即止血并降低颅内压,严重时需手术清除血肿。

5.血液病或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异常导致自发性出血,需输注血小板或凝血因子,治疗原发病。

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以剧烈头痛、呕吐为主,严重者可昏迷或死亡。早期诊断和干预至关重要,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同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再出血和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预后与出血量、治疗时机及基础疾病密切相关,部分患者可能遗留神经功能障碍,需长期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