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善闻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尿潜血是怎么回事

2024.12.16 16:52

尿潜血是指尿液中存在微量的血红蛋白或红细胞,通常在常规尿液检查中被发现。虽然肉眼看不见血液,但通过实验室检测可以确认其存在。尿潜血的出现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常常提示泌尿系统存在某种病理变化。

尿潜血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与泌尿系统的感染、结石、肿瘤、外伤、肾脏疾病等有关。例如,尿路感染常常伴随尿潜血的出现,因为炎症会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使红细胞渗入尿液中。肾小管或肾小球的损伤也可能导致尿潜血,像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小球肾炎等疾病都会引起这种现象。结石在尿道或膀胱中移动时,可能会刮伤黏膜,导致出血。某些系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等,也可能通过影响肾脏功能而导致尿潜血的出现。尿潜血的检测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指标,它可能是更复杂健康问题的信号。

在发现尿潜血后,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与诊断。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尿液培养、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或CT扫描等,以找出潜在的病因。同时,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应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症状及用药情况,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判断。尿潜血并不一定意味着严重疾病,有时可能是生理性因素造成的,如剧烈运动、月经期等。切勿自行恐慌或做出过度反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关注自身健康,能够帮助早期发现潜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尿潜血是一个重要的健康指标,及时的检查与处理对于维护泌尿系统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