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肠溃疡疾病是什么意思

2024.11.19 09:21

肠溃疡疾病是指肠道黏膜被破坏,形成溃疡的一类疾病。

肠溃疡可发生在小肠和大肠等部位。其病因较为复杂多样。感染是常见原因之一,例如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肠道后,可能侵袭肠黏膜,引发炎症并逐渐发展成溃疡。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肠溃疡,像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身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肠道组织,造成肠道黏膜的慢性炎症和溃疡。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对肠道黏膜产生刺激,破坏黏膜的完整性,从而导致溃疡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酗酒、吸烟、过度劳累、精神压力过大等,也会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和黏膜健康,增加肠溃疡发生的风险。

患有肠溃疡疾病需要注意很多方面。饮食上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进一步刺激溃疡面,加重疼痛和炎症。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因为身体疲劳时肠道功能也会受到影响,不利于溃疡的愈合。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精神压力过大会影响肠道的神经调节,加重病情。如果是感染性肠溃疡,要按照医嘱进行抗感染治疗;若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可能需要长期使用药物来控制病情,患者一定要严格遵医嘱用药,不能自行停药或换药,并且要定期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