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怎么治疗

2025.09.08 17:10

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药物治疗、免疫调节治疗、支持治疗、定期监测和预防传播。具体分析如下:

1.抗病毒药物治疗:针对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抗病毒药物是主要治疗手段。常用药物如更昔洛韦,可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症状。治疗需根据患儿体重和病情调整剂量,疗程通常持续数周。严重感染时需静脉给药,轻症可口服。用药期间需密切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避免药物副作用。早产儿或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延长疗程。

2.免疫调节治疗: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可考虑免疫调节治疗。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帮助清除病毒。常用方法包括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补充抗体提高抗病毒能力。治疗需在严密监测下进行,避免过度免疫反应。合并其他感染时需调整方案。免疫调节治疗通常作为辅助手段,与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

3.支持治疗:根据患儿具体症状采取相应支持措施。发热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退热,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肝功能异常者保肝治疗,贫血严重时输血支持。呼吸困难者氧疗,抽搐发作时抗惊厥处理。营养支持很重要,母乳喂养需检测乳汁病毒载量。支持治疗旨在缓解症状,改善患儿一般状况。

4.定期监测:治疗过程中需定期评估疗效和病情变化。监测项目包括血液病毒载量、肝功能、听力视力检查等。生长发育评估不可忽视,尤其关注神经系统发育。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及时发现并发症。出院后仍需长期随访,观察远期后遗症。监测频率依病情严重程度而定。

5.预防传播:患儿分泌物具有传染性,需做好隔离防护。接触患儿前后严格洗手,避免亲吻患儿面部。患儿用品单独清洗消毒,处理尿液粪便时戴手套。孕妇和免疫功能低下者避免接触患儿。母乳喂养前需检测乳汁,阳性者考虑巴氏消毒或暂停母乳。预防措施可减少病毒传播风险。

治疗期间需保持环境清洁通风,避免交叉感染。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和进食情况,记录体温变化。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出现皮疹、呕吐或嗜睡等异常及时就医。康复期定期复查,关注生长发育指标。日常护理注意手卫生,患儿用品专人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