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怎样判别面部肌肉萎缩

2025.09.11 19:34

面部肌肉萎缩可通过观察面部轮廓是否不对称、触摸肌肉是否变薄或松弛、检查表情运动是否受限、对比两侧肌肉力量差异、留意是否伴随皮肤褶皱增多进行判别。具体分析如下:

1.面部轮廓是否不对称:面部肌肉萎缩常导致单侧或局部轮廓塌陷,如太阳穴凹陷、法令纹加深或下颌线条变形。健康状态下双侧面部应对称,萎缩侧可能出现脸颊下垂或骨骼轮廓异常突出,需与先天不对称或水肿进行区分。

2.触摸肌肉是否变薄或松弛:用手指轻压颧肌、咬肌等部位,萎缩区域肌肉厚度减少,触感松软缺乏弹性。正常肌肉按压时有坚实感,萎缩肌肉可能伴随脂肪层代偿性增厚,但深层肌纤维明显变薄。

3.检查表情运动是否受限:让患者做皱眉、微笑、鼓腮等动作,萎缩侧可能出现动作迟缓或无法完成。例如口轮匝肌萎缩时嘴唇闭合无力,额肌萎缩导致抬眉困难,动态观察比静态更易发现异常。

4.对比两侧肌肉力量差异: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面部肌肉轻微牵拉,健康侧阻力较大而萎缩侧易被拉动。咬肌萎缩者在咀嚼时力量减弱,眼轮匝肌萎缩可能导致闭眼不紧,需结合功能评估。

5.留意是否伴随皮肤褶皱增多:肌肉体积减少会使皮肤失去支撑,出现异常皱纹或下垂。如颞肌萎缩导致太阳穴皮肤松弛,口周肌群萎缩引发放射状皱纹,但需排除自然衰老因素。

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判断延误诊治。诊断需结合影像学与神经功能检查,日常注意观察进展速度与伴随症状。避免过度按摩或刺激萎缩区域,防止加重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