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天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级甲等 风湿免疫科

痛风长期吃药的危害

2024.11.25 13:09

痛风长期吃药可能会有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影响代谢、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产生耐药性。具体分析如下:

1.肝肾功能损害:许多治疗痛风的药物需要经过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长期服用可能会加重肝肾负担,导致肝肾功能异常。例如别嘌醇,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可能产生一些对肝脏和肾脏有毒性的中间产物,长期使用可能引起转氨酶升高、肌酐升高等情况,影响肝肾功能的正常运行。

2.胃肠道反应:痛风药物常常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像非甾体抗炎药,长期服用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秋水仙碱也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这是因为这些药物会干扰胃肠道黏膜的正常生理功能。

3.影响代谢:部分痛风药物会影响身体的代谢过程。如长期使用某些降尿酸药物可能影响糖类、脂类代谢。一些研究发现,某些药物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血糖升高,同时也可能影响血脂的代谢,使血脂异常的风险增加,进而影响整体的代谢健康。

4.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某些痛风治疗药物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增加有关。例如,长期大剂量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影响血压的稳定,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这可能与药物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以及对体内炎症因子的调节有关。

5.产生耐药性:长期使用同一种痛风药物,身体可能会逐渐适应这种药物,从而产生耐药性。一旦产生耐药性,药物的治疗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比如,长期使用一种降尿酸药物后,尿酸水平可能不再像开始用药时那样得到有效控制,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者更换药物种类。

痛风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遵循医嘱合理用药,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换药。同时,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控制痛风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