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宝宝肠痉挛的治疗方法

2025.09.18 16:35

宝宝肠痉挛是婴幼儿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问题,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哭闹、腹部胀气或双腿蜷缩。治疗以缓解症状、调整喂养方式为主,通常无需药物干预,多数情况随月龄增长自然改善。

缓解肠痉挛需从喂养和护理入手。母乳喂养的宝宝,母亲需减少摄入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乳制品或辛辣食物。配方奶喂养可尝试更换低乳糖或部分水解蛋白奶粉,并确保奶嘴孔大小合适,避免吸入过多空气。喂奶后竖抱拍嗝10-15分钟,促进胃内气体排出。日常可顺时针按摩宝宝腹部,或采用飞机抱姿势缓解腹胀。温敷腹部温度不超过40℃也可能有一定效果。若症状严重,医生可能建议使用西甲硅油滴剂减少肠道气泡,但需严格遵医嘱。

注意观察宝宝症状是否伴随发热、呕吐、血便等异常表现,此类情况需立即就医排除肠套叠等急症。避免过度喂养或频繁更换奶粉品牌。安抚时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外界刺激。记录宝宝哭闹时间和诱因有助于医生判断。未经专业指导不可自行使用解痉药物或偏方。随着宝宝肠道发育成熟,3-4月龄后肠痉挛发生率会显著降低。若持续不缓解或影响生长发育,需儿科专科评估是否存在牛奶蛋白过敏等潜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