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青葙子的用法是什么

2025.07.09 08:32

青葙子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清热明目、祛风止痒等功效,常用于治疗目赤肿痛、翳障、皮肤瘙痒等病症。其用法多样,既可内服也可外用,具体应用需根据病症和医嘱调整。

青葙子内服通常以煎汤为主,常见剂量为9-15克,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药材配伍。例如,治疗肝热目赤时,常与决明子、菊花等同用;用于风热目翳,可搭配谷精草、密蒙花等。外用时,可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患处,适用于皮肤湿疹、疮疡瘙痒等。现代青葙子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作用,但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验证。

使用青葙子时需注意体质差异,脾胃虚寒者慎用,以免加重不适。孕妇及过敏体质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不良反应。外用时需确保皮肤无破损,防止感染。青葙子与某些西药可能存在相互作用,服用期间应避免自行搭配其他药物。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引起副作用,如胃肠不适,建议遵循医嘱控制剂量。药材质量也影响疗效,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确保无霉变、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