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小孩患有抽动症怎么办

2025.09.11 19:34

小孩患有抽动症需及时就医评估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保持规律作息与减少精神压力、避免过度关注抽动行为、通过行为疗法辅助缓解症状、家庭与学校配合营造支持性环境。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评估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抽动症需由专业医生诊断,根据症状轻重选择干预方式。轻度可能仅需观察,中重度可能结合药物与心理干预。药物如硫必利可调节神经递质,但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定期复诊跟踪进展,避免自行停药或换药。

2.保持规律作息与减少精神压力:睡眠不足或疲劳易加重抽动,建议固定入睡时间并保证8-10小时睡眠。避免长时间屏幕刺激,每日适当户外活动。减少训斥或高压任务,通过游戏、音乐等放松情绪,避免紧张累积诱发症状。

3.避免过度关注抽动行为:反复提醒或纠正可能加剧焦虑,反而强化抽动表现。家长需平和对待,转移注意力至其他活动。告知亲友不议论症状,减少患儿心理负担,避免形成自卑或对抗情绪。

4.通过行为疗法辅助缓解症状:习惯逆转训练可帮助识别抽动前兆,用替代动作缓解冲动。放松训练如腹式呼吸能降低肌肉紧张度。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长期练习,逐步建立新反应模式。

5.家庭与学校配合营造支持性环境:与老师沟通避免误解为故意行为,允许短暂休息或调整课堂任务。同学间普及疾病知识减少歧视。家庭内部统一教养方式,避免争吵或过度保护,提供稳定安全感。

抽动症病程可能波动,症状变化时需记录细节供医生参考。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如含咖啡因饮料。若伴随强迫或情绪问题,应及时告知医生调整干预策略。避免将抽动与其他行为问题混淆,确保准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