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乙肝,肝硬度16.6是肝硬化吗

2025.08.18 16:37

肝硬度16.6通常被认为是肝硬化的一个指示。根据肝脏弹性成像如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测量的结果,肝硬度值在大于12.5kPa时,通常提示存在肝硬化的可能性。16.6的数值很可能表明肝脏已经发生了明显的纤维化,甚至进入了肝硬化的阶段。

肝硬化是肝脏长期受到损伤后,肝组织逐渐被纤维组织替代的过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导致肝硬化的常见原因之一。随着病情的进展,肝脏的功能会受到影响,可能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腹胀、黄疸等。肝硬化患者的肝脏结构会发生改变,血流动力学也会受到影响,可能导致门静脉高压,进而引发食管静脉曲张、腹水等并发症。定期监测肝硬度以及肝功能指标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在面对肝硬度的检测结果时,除了关注具体的数值,还需结合其他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病毒载量检测等,可以帮助更全面地了解肝脏的健康状况。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显得尤为重要,保持健康的饮食、适度的运动、避免酒精和肝毒性药物的摄入,有助于减缓肝脏的损伤进程。对于乙型肝炎患者,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抗病毒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病毒的复制,降低肝硬化的风险。及时的监测和干预对于管理肝脏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