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折会不会导致残疾

2025.08.11 14:18

骨折在某些情况下确实可能导致残疾,尤其是当骨折未能得到及时和适当的治疗时。骨折的严重程度、位置以及个人的健康状况都会影响恢复的过程。如果骨折涉及到关节或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可能会导致功能障碍,甚至长期的残疾。

在骨折发生后,及时的医疗干预至关重要。对于一些简单的骨折,通过适当的固定和康复训练,通常能够恢复到接近正常的功能。复杂骨折或多发性骨折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恢复过程也会更为漫长。在某些情况下,骨折可能导致骨头愈合不良,形成假关节,或者由于骨折后遗症引发慢性疼痛、关节僵硬等问题。这些情况都可能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甚至导致残疾。年龄、骨质疏松等因素也会增加骨折后残疾的风险。年轻人由于骨骼的韧性和再生能力较强,通常恢复较快,而老年人则可能面临更高的残疾风险。

在骨折后,注意康复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非常重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确保骨折愈合的进展。适当的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恢复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力量,减少残疾的风险。同时,保持良好的营养,尤其是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有助于骨骼的愈合。避免在恢复期间进行剧烈运动,以免造成二次伤害。在康复过程中,心理健康同样不可忽视,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提高恢复的效果。定期与医生沟通,了解恢复的进展和可能遇到的问题,能够及时调整康复方案,降低残疾的风险。骨折虽然可能导致残疾,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合理的康复,许多人能够有效地恢复功能,重返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