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腰椎第四节骨折怎么办

2025.09.01 08:56

腰椎第四节骨折需及时就医明确损伤程度、急性期严格卧床避免二次伤害、根据骨折类型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康复期逐步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长期避免负重和剧烈运动防止复发。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明确损伤程度:腰椎第四节骨折后需立即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线或CT,判断骨折是否移位或压迫神经。若伴随下肢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可能提示脊髓损伤,需紧急处理。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方案,避免延误导致病情加重。

2.急性期严格卧床避免二次伤害:骨折初期需绝对卧床2-4周,保持腰椎稳定。床垫选择硬板材质,翻身时轴向滚动避免腰部扭转。疼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药物缓解,但需警惕长期卧床引发的褥疮或血栓,需定期按摩下肢并保持皮肤清洁。

3.根据骨折类型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稳定性骨折可采用支具固定配合药物镇痛,6-8周后复查愈合情况。若骨折移位超过50%或合并神经损伤,需手术复位并植入内固定物,术后仍需佩戴护具3个月以上,确保骨骼牢固连接。

4.康复期逐步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后,在医生指导下开展低强度训练,如五点支撑法、仰卧位抬腿等,增强核心肌群力量。初期避免弯腰或扭转动作,3个月后逐步增加幅度,结合物理治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5.长期避免负重和剧烈运动防止复发:即使完全康复,腰椎承重能力仍可能减弱。日常生活中减少提重物、久坐或突然发力,可选择游泳等低冲击运动。每年复查一次,观察骨骼状态,若出现隐痛需及时干预。

骨折恢复期间需保持均衡营养,适量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但避免盲目进补。心理调节同样重要,过度焦虑可能影响康复进程。任何不适症状均需与主治医生沟通,不可自行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