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瘫核磁共振表现是什么

2025.08.01 08:56

脑瘫在核磁共振检查中可表现为脑白质损伤、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基底节异常、脑萎缩以及脑发育畸形。具体分析如下:

1.脑白质损伤:核磁共振显示脑白质区域信号异常,常见于侧脑室周围及半卵圆中心。T2加权像呈高信号,提示髓鞘化延迟或脱失。损伤范围与运动功能障碍程度相关,广泛性白质损伤多伴随严重痉挛型脑瘫。

2.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典型表现为脑室周围白质变薄、囊性变或胶质增生。T1加权像可见低信号,T2加权像为高信号。病变多对称分布于侧脑室后角附近,与早产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密切相关。

3.基底节异常:核磁共振可见基底节区对称性损伤,表现为T2加权像高信号或囊性变。壳核、苍白球及丘脑受累常见,多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或代谢异常相关。此类损伤易导致不自主运动症状。

4.脑萎缩:表现为脑沟增宽、脑回变窄及脑室扩大。局限性萎缩多见于运动皮层或小脑,全脑萎缩提示广泛性损伤。萎缩程度与认知障碍及运动功能预后相关。

5.脑发育畸形:包括脑回发育异常、胼胝体缺如或灰质异位等。核磁共振可清晰显示结构异常,如多小脑回、无脑回畸形等。此类畸形多与胚胎期神经发育障碍有关,常合并多种功能障碍。

核磁共振检查需结合临床病史及症状综合判断,避免单一影像学表现定论。检查前需排除金属植入物等禁忌,婴幼儿需镇静配合。影像解读应由专业医师完成,动态随访有助于评估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