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婴儿出牙晚应该怎么办

2025.09.01 08:56

婴儿出牙晚可观察生长曲线是否正常、检查日常饮食营养是否均衡、适当增加咀嚼锻炼、排除全身性疾病影响、必要时就医评估牙胚发育。具体分析如下:

1.观察生长曲线是否正常:出牙时间存在个体差异,需结合身高体重等发育指标综合判断。若整体发育速度在正常范围内,通常无需特殊干预。生长迟缓或伴随其他异常表现时,需进一步排查原因。

2.检查日常饮食营养是否均衡:钙磷等矿物质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可能延迟牙齿萌出。母乳喂养婴儿需补充维生素D,添加辅食后应保证富含矿物质的食物摄入。营养不良需及时调整膳食结构。

3.适当增加咀嚼锻炼:牙龈缺乏适度刺激可能延缓出牙。可提供清洁牙胶或稍硬的安全辅食,如磨牙饼干,促进牙龈血液循环和牙床发育。避免过度依赖流质食物。

4.排除全身性疾病影响:甲状腺功能减退、佝偻病等系统性疾病可能导致出牙延迟。伴随囟门闭合晚、骨骼异常等症状时,需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对症治疗。

5.必要时就医评估牙胚发育:若18个月后仍未萌出乳牙,建议口腔科拍摄X线片确认牙胚是否存在。先天性缺牙或牙胚发育异常需专业干预,如间隙维持或义齿修复。

婴儿出牙晚需保持耐心,避免盲目补钙或使用偏方。定期记录牙齿萌出数量及顺序,同时关注大运动、语言等发育里程碑。口腔清洁应从出生开始,用纱布轻柔擦拭牙龈。出现牙龈肿胀或低热属常见现象,但持续发热需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