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什么是退行性骨关节炎

2025.07.29 15:21

退行性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的逐渐磨损和退化,导致关节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的负担逐渐加重,软骨的修复能力减弱,最终可能导致关节的结构改变和功能受限。

这种疾病通常影响膝关节、髋关节、手指关节和脊柱等部位。早期症状可能表现为关节在活动后出现轻微的不适,随着病情的发展,疼痛感会逐渐加重,尤其在活动后或天气变化时更为明显。关节的僵硬感通常在早晨起床时最为明显,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后可能会有所缓解。随着病情的进展,关节可能出现肿胀、变形,甚至在严重情况下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影像学检查如X光片和MRI可以帮助确认诊断,显示出关节间隙变窄、骨刺形成等特征。

在管理退行性骨关节炎时,注意事项非常重要。首先,保持适度的体重可以减轻关节的负担,降低疼痛的发生率。适当的锻炼有助于增强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建议选择低冲击的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也可以帮助改善关节的功能,缓解疼痛。对于疼痛较为明显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非处方的止痛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但需遵循医生的建议。对于一些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注射类固醇或透明质酸等治疗方法,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关节置换手术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关节的保护也至关重要。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时进行休息和活动,选择合适的鞋子以减少关节的压力。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摄入足够的营养素,特别是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和帮助。通过综合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减缓退行性骨关节炎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