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肠梗阻该怎么治疗

2025.01.09 20:04

肠梗阻的治疗包括胃肠减压、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防治感染、手术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胃肠减压:胃肠减压是治疗肠梗阻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插入胃管,吸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可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内压力,改善肠壁血液循环,有利于改善局部病变和全身情况。同时,胃肠减压还能减少肠腔内细菌和毒素的吸收,有助于缓解肠梗阻症状。

2.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肠梗阻时,由于呕吐、不能进食等原因,患者常出现水和电解质紊乱。根据患者的脱水情况、血清电解质水平等,合理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例如,补充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氯化钾等。准确计算补液量和种类,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这对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和肠道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3.防治感染:肠梗阻患者的肠壁血液循环障碍,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容易发生肠道细菌移位,引发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所以需要合理应用抗生素进行防治感染。应根据可能的感染菌属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如针对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的抗生素,有助于控制感染,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4.手术治疗:对于各种类型的绞窄性肠梗阻、肿瘤及先天性肠道畸形引起的肠梗阻等,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手术的目的是解除梗阻原因,如切除肿瘤、松解粘连等。手术方式根据具体病因和病情而定,例如肠粘连松解术、肠切除吻合术等。及时的手术干预可以避免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挽救患者生命。

5.中医中药治疗:中医中药在肠梗阻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作用。例如,中药灌肠可以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排气。一些中药方剂具有通里攻下、活血化瘀等功效,可改善肠道气血瘀滞的状态。中医的针灸疗法,通过针刺特定穴位,也有助于调节胃肠功能,缓解肠梗阻症状。

肠梗阻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尽量卧床休息,减少肠道负担。饮食方面,在梗阻未解除前需禁食禁水,梗阻解除后应从流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食用不易消化、易产气的食物。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是否加重,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