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为什么会导致肝脾不和

2025.08.27 08:30

肝脾不和的原因包括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逸失调、外邪侵袭、体质虚弱。具体分析如下:

1.情志不畅:长期情绪抑郁或愤怒会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出现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和,适当进行舒缓运动有助于改善。

2.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油腻或暴饮暴食会损伤脾胃,脾胃虚弱后无法与肝协调,引发胁痛、腹泻等。饮食宜清淡规律,避免过度刺激,可适当食用健脾食物如山药、薏米。

3.劳逸失调:过度劳累或久坐不动均会耗伤气血,使肝脾功能失衡,表现为乏力、头晕等。合理安排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活动以促进气血运行。

4.外邪侵袭:湿热或寒湿等外邪侵入体内,阻滞气机,影响肝脾的正常功能,导致恶心、肢体困重等。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潮湿环境,必要时通过中药调理祛除邪气。

5.体质虚弱:先天不足或久病体弱会导致肝脾两脏气血不足,功能减退,出现面色萎黄、消瘦等。加强营养,适当进补,如黄芪、党参等补益气血的药物可辅助调理。

肝脾不和的表现复杂多样,需结合具体症状辨证施治。日常生活中注意调养情志、饮食、作息,避免外邪干扰,逐步恢复肝脾协调功能,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