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盆腔充血是怎么回事

2025.04.16 11:03

盆腔充血是指盆腔内血管扩张、血流增多导致的局部淤血状态,常见病因包括妊娠期生理性改变、慢性炎症刺激、盆腔静脉曲张、肿瘤压迫血管、长期久坐或体位不当等,具体分析如下:

1.妊娠期生理性改变:妊娠期间子宫增大压迫盆腔静脉,同时激素水平变化使血管扩张,导致盆腔血流增加形成充血状态,这种生理性改变通常在分娩后逐渐恢复。

2.慢性炎症刺激:盆腔炎、附件炎等慢性炎症会释放炎性介质,刺激局部血管扩张并增加通透性,长期炎症反复发作可造成盆腔静脉回流受阻,进而引发充血。

3.盆腔静脉曲张:先天性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长期腹压增高如便秘、咳嗽可导致盆腔静脉迂曲扩张,血流淤滞形成充血,严重时可能引发疼痛或功能障碍。

4.肿瘤压迫血管: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占位性病变可能直接压迫盆腔静脉或淋巴管,阻碍血液回流,局部淤血后进一步加重充血症状。

5.长期久坐或体位不当:长时间保持坐姿或站立姿势会使盆腔静脉受压,肌肉收缩减少导致血流缓慢,静脉回流不畅从而诱发充血,常见于职业需要久坐的人群。

盆腔充血的发生机制复杂,除上述原因外,还与内分泌失调、术后粘连等因素相关。症状轻重不一,可能表现为下腹坠胀、腰骶酸痛或月经异常,需结合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日常注意避免久坐、适度运动及控制炎症有助于预防和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