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乙肝患者经常牙龈出血是怎么回事

2025.08.27 08:30

乙肝患者经常牙龈出血可能与肝功能受损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脾功能亢进引起血小板减少、口腔卫生不良引发牙龈炎症、药物副作用影响凝血功能、维生素K吸收障碍影响凝血过程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肝功能受损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乙肝病毒损害肝细胞,影响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导致凝血功能下降,容易出现牙龈出血。日常需定期检查肝功能,遵医嘱使用保肝药物,必要时补充凝血因子。

2.脾功能亢进引起血小板减少:乙肝可能引发肝硬化,导致脾脏肿大并功能亢进,破坏血小板,使血小板数量减少,增加出血风险。需通过血常规监测血小板水平,严重时可考虑脾脏手术干预。

3.口腔卫生不良引发牙龈炎症:乙肝患者免疫力较低,口腔细菌易滋生,牙龈炎或牙周炎会导致出血。应加强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定期洗牙,避免食物残渣刺激牙龈。

4.药物副作用影响凝血功能:部分抗病毒药物或干扰素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减少血小板生成。用药期间需密切监测血象,必要时调整药物方案或配合升血小板治疗。

5.维生素K吸收障碍影响凝血过程:乙肝患者胆汁分泌不足,影响脂肪和维生素K吸收,而维生素K是凝血因子合成的重要原料。可适当补充维生素K,同时调整饮食,增加绿叶蔬菜摄入。

乙肝患者牙龈出血需综合考虑全身及局部因素,及时就医排查病因,针对性处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范治疗有助于减少出血风险,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