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肌筋膜炎如何治疗

2025.09.15 22:25

肌筋膜炎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中医针灸、局部封闭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具体分析如下:

1.物理治疗:通过热敷、超声波或电疗等手段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痉挛和炎症反应。热敷可扩张血管促进代谢废物排出,超声波能深入组织缓解粘连,电疗通过低频电流放松肌肉。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避免烫伤或过度刺激。

2.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减轻疼痛和肿胀,肌肉松弛剂能缓解痉挛但可能引起嗜睡等副作用。口服药物需遵医嘱控制剂量,外用药膏适合局部涂抹但需避开破损皮肤。

3.中医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缓解肌肉僵硬和疼痛。针刺可促进内啡肽释放,艾灸能温通经络。需选择正规机构操作,避免感染或晕针。

4.局部封闭治疗:将麻醉药和糖皮质激素混合注射至疼痛点,快速消炎并阻断疼痛传导。适用于顽固性病例,但频繁使用可能导致肌腱脆弱或皮肤色素沉着。

5.生活方式调整:避免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每1小时活动5分钟以放松肌肉。睡眠时选择适中硬度床垫,运动前后充分拉伸,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加重症状。

治疗期间需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方案,急性期以休息和药物为主,慢性期侧重功能恢复。出现心悸或呼吸困难等异常反应应立即就医。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影响药物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