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子宫内膜出血是什么情况

2025.04.28 17:44

子宫内膜出血是月经周期正常生理现象、激素水平波动导致异常出血、子宫内膜病变引发不规则出血、宫内节育器刺激引起的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出血。具体分析如下:

1.月经周期正常生理现象:子宫内膜出血最常见的形式是月经,由卵巢激素周期性变化引起。子宫内膜在雌激素作用下增生,孕激素使其转化为分泌期,若无受精卵着床,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内膜脱落出血,形成规律性月经,持续3-7天,出血量约20-60毫升,属于女性生殖系统正常生理过程。

2.激素水平波动导致异常出血:内分泌失调如黄体功能不足、无排卵性月经等可引起激素紊乱,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或非经期出血。青春期及围绝经期因卵巢功能不稳定更易发生,长期未纠正可能引发贫血或影响生育功能。

3.子宫内膜病变引发不规则出血:子宫内膜息肉、增生或癌变等病变会破坏内膜结构,导致接触性出血或持续点滴出血。病变可能伴随疼痛或异常分泌物,需通过超声或病理检查明确性质,及时干预可降低恶变风险。

4.宫内节育器刺激引起的出血:节育器作为异物可能摩擦子宫内膜,导致机械性损伤或局部炎症反应,表现为放置后3-6个月内点滴出血或经量增加。多数可逐渐适应,若持续出血需排除感染或移位。

5.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出血:全身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会影响凝血机制,使子宫内膜出血时间延长或量多,常伴随其他部位出血倾向,需针对原发病治疗。

子宫内膜出血需结合病史、检查综合判断,及时明确原因有助于针对性处理,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