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尿路感染为何会出现尿痛

2025.07.21 14:48

尿路感染出现尿痛的主要原因是病原体侵袭尿路黏膜,引发炎症反应。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尿道、膀胱或肾脏繁殖时,会刺激局部组织释放炎症介质,导致黏膜充血水肿、神经末梢敏感化。排尿时尿液流经受损的黏膜区域,机械摩擦与化学刺激共同作用,引发灼热感、刺痛或刀割样疼痛。

尿痛的发生机制与感染部位密切相关。下尿路感染如膀胱炎或尿道炎时,病原体直接刺激尿道黏膜上皮细胞,促使前列腺素、组胺等炎性物质释放,增强痛觉神经纤维的敏感性。上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则可能因尿液中含有炎性分泌物,流经尿道时产生继发性刺激。部分患者伴随尿频、尿急,源于炎症使膀胱逼尿肌过度收缩,而尿痛常在排尿终末加重,因膀胱排空后黏膜层相互摩擦加剧。特殊病原体如衣原体感染可能引起更持久的隐痛,而大肠杆菌等常见细菌感染多表现为急性刺痛。

尿痛患者需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症状,及时进行尿常规和细菌培养检查。治疗期间保持每日饮水2000ml以上,通过尿液冲刷减少细菌滞留。避免摄入酒精、辛辣食物以防刺激尿路。性活动可能加重感染,建议症状缓解前暂停。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人群出现尿痛需警惕复杂感染,必要时完善影像学检查排除尿路结构异常。绝经后女性因雌激素水平下降,尿路黏膜防御力减弱,可考虑局部雌激素治疗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