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中药 煨 什么意思

2025.07.09 08:32

煨是一种中药炮制方法,指将药材用湿纸或湿面粉包裹后,置于热火灰中缓慢加热,或直接放入文火中烤至包裹物焦黑,使药材受热均匀而达到减毒、增效或改变药性的目的。此法通过温和的热力渗透,促使药材内部成分缓慢转化,常用于处理刺激性较强或需缓和药性的药材。

煨法的核心在于缓火慢热,利用间接加热使药材内外受热一致。例如煨木香可降低其挥发油含量,减轻对胃肠的刺激;煨肉豆蔻则能减少滑肠副作用,增强温中止泻功效。传统操作中,常用麦麸、滑石粉等辅料与药材共煨,辅料吸附部分油脂或毒性成分,同时防止焦糊。现代研究证实,煨制可促进某些药材的淀粉糊化或成分分解,如葛根煨后黄酮溶出率提高。

使用煨制品时需注意火候与时间控制。火力过猛易导致药材炭化,有效成分损失;火力不足则难以达到减毒或改性效果。不同药材的煨制标准各异,如生姜煨至外皮微焦,而诃子需煨至鼓起。临床配伍时,煨制药材多用于脾胃虚寒或需缓泻的方剂,但不宜盲目替代生品。例如生大黄攻下,煨大黄则侧重收敛,误用可能影响疗效。煨后药材储存需防潮,避免二次变质。